援京“病毒检验猎手”回家了
7月15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郭鹏豪主管技师、余学高主管技师随广东省第一批援京检验医疗队返粤,圆满完成支援北京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任务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来了感谢信,称赞援京医疗队员精于医术,心怀大爱,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,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,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同时间赛跑,与病魔较量,顽强拼搏,日夜奋战,坚决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充分弘扬职业精神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用实际行动为祖国交上一份合格答卷。
临危受命,打响北京疫情阻击战
6月中旬,北京市出现本地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,按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,受广东省卫健委委派,中山一院作为医疗队牵头单位,派出医学检验科郭鹏豪、余学高主管技师赴京驰援,郭鹏豪担任广东援京检验医疗队领队,带领来自广州市10家医院的21名队员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工作。
6月20日零时,在医学检验科、院长办公室、医务科、医学工程部、工会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,中山一院在6个小时内迅速完成了1台核酸提取仪、1台PCR扩增仪及相关试剂耗材的装卸,随队派往北京。在出征仪式上,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叮嘱两位队员:“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,顺顺利利出发,平平安安归来。”
▲院领导及同事们为两位医疗队员送行
日检测能力升至13000人份
6月21日凌晨3点,援京检验医疗队抵达北京天坛医院,在短暂休息6小时后,郭鹏豪、余学高与队员们发挥连续作战精神,投入到生物安全、防护服穿脱的培训中,并紧锣密鼓地开展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。
▲6月21日凌晨3点,援京检验医疗队抵达北京天坛医院
余学高作为医疗队的技术主管,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奋战在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一线。为了能尽快调试好各种仪器设备,他与队员们在12小时内完成了6台核酸提取仪和5台扩增仪的安装校准工作,18小时内完成所有仪器的数据比对。
短短24小时,所有仪器设备均进入了工作状态,迅速将北京天坛医院的日检测能力从4000人份迅速提升至13000人份,提升了3.25倍。在仪器调试工作结束时,余学高兴奋地说:“我们不仅是病毒猎手,也是工程师啊!”。
一天完成8000人份核酸检测
6月26日晚上8点,第一批891份社区筛查标本到达了北京天坛医院,郭鹏豪、余学高开始了在北京天坛医院的第一个夜班。当标本到来时,所有的队员既兴奋又紧张。
▲郭鹏豪主管技师穿好防护装备准备进入实验室
此时,郭鹏豪已经连续值班12个小时,队员们对他说:“队长,您太辛苦了,您先休息吧!”但是,郭鹏豪并没有停下战斗的步伐,继续与队员们一起并肩作战。
晚上11点30分,1000人份的检测标本顺利出了结果,实验室质控均符合要求,那一刻,大家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,“看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,看着他们湿透的衣衫,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……”郭鹏豪说道。
当天,广东医疗队和北京天坛医院团队共同完成了8000人份的核酸检测筛查工作,队员们经受住了考验,展现了一支高水平、有实力、有魄力的检验队伍风采。
“记住一起熬夜奋战的日子”
作为所有援京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长,郭鹏豪时常思考,医疗队的21名队员来自10家不同的医疗机构,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,大家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国家指派的任务,在短时间内适应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呢?
为迅速形成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,广东援京检验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,郭鹏豪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,疫情当前,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,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。7月1日当天,广东援京检验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了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3名入党积极分子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。
▲广东援京检验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
疫病无情,人间有情。支援期间恰逢端午节,北京天坛医院后勤部门和检验科的同仁们为医疗队精心准备了粽子、鲜花和卡片等礼物。“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杯子,上面印着每位医疗队队员的名字,希望大家能记住我们一起熬夜奋战的日子。”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吕虹说。
▲在北京天坛医院的欢送会上,郭鹏豪、余学高收到了院方的感谢信
在此次北京新冠肺炎疫情中,中山一院两位“病毒检验猎手”主动请缨,冲锋在前,以精湛技术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,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责任与担当,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中山医智慧与力量。